• <rt id="m0sao"><optgroup id="m0sao"></optgroup></rt>
    <table id="m0sao"><input id="m0sao"></input></table>
    <rt id="m0sao"><small id="m0sao"></small></rt>
  • 首頁 > 貨幣 > 正文

    新華財經周報:4月24日-4月30日

    新華財經|2023年04月30日
    閱讀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4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2%。



    【重點關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

    4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2%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167.4億元

    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

    商務部:“五一”假期首日消費市場大幅升溫

    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

    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8%

    2022年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突破萬億和千億

    人民銀行發布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


    【國內要聞

    ?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其中提到,穩定和擴大重點產品進出口規模,培育汽車出口優勢;推進貿易數字化,培育服務中小微外貿企業的第三方綜合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動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進一步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等。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國有企業擴大招聘規模;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崗位規模;鼓勵金融機構面向吸納就業人數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范的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支持其穩崗擴崗。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3年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較上月下降2.7個百分點,在連續3個月運行在50%以上后落入收縮區間。分項指數變化顯示,市場需求擴張態勢回落,企業生產穩中趨緩,運營態勢收縮,經濟恢復動力仍需鞏固。但總的來看,經過一季度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積極變化明顯。4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較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6%,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顯示非制造業在經歷一季度加快恢復后,增速有所放緩,但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在55%以上的較高水平,表明非制造業仍保持較好的恢復節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167.4億元,同比下降21.4%。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4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同比增加12萬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表示,下一步將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出臺優化調整后的穩就業階段性政策,傾斜支持創造崗位多的行業企業。

    ?據商務部消息,“五一”假期首日,居民出行意愿強烈,消費熱情高漲,消費市場大幅升溫。據商務部監測,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1.4%。

    ?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25日宣布,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這意味著經過十年努力,從分散到統一,從城市房屋到農村宅基地,從不動產到自然資源,覆蓋所有國土空間,涵蓋所有不動產物權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全面建立。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一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7萬億元。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3.89萬億元,同比增長1.3%,比上年末增速低0.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3.3萬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比上年末高2.2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94萬億元,同比增長0.3%,增速比上年末低0.9個百分點。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一季度,制造業貸款新增2.2萬億元,同比多增3819億元;民營企業貸款新增3.7萬億元,同比多增1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2.3萬億元,同比多增8088億元。

    ?據市場監管總局,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203.9萬戶,同比增長10.7%。截至2023年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4900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達到92.3%。

    ?上海證券交易所29日發布數據,截至2023年4月29日,滬市主板1689家上市公司(除交大昂立外)全部完成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2022年,滬市主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0.55萬億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4.16萬億元,同比增長2%;扣非后凈利潤3.95萬億元,同比增長3%。2022年科創板公司突破500家,整體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凈利潤首次突破千億元,研發投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初步呈現“硬科技”企業的活力與韌性。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27日表示,一季度我國能源消費持續回升,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其中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4%,對用電增量的貢獻率達78%;天然氣、成品油消費同比增速從2月開始明顯回升;工業用能需求增加,帶動煤炭消費穩步增長。一季度原煤、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5%、2%、4.5%。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將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規則研究,助力相關領域創新發展;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制定,更好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發布切實做好網約車聚合平臺規范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各地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要督促網約車聚合平臺及合作網約車平臺公司落實明碼標價等要求,不得以不正當價格行為擾亂市場秩序;督促網約車聚合平臺不得干預網約車平臺公司價格行為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啟動《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第2次修訂,研究2024-2025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實施積分池管理制度,探索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一季度,互聯網業務收入實現正增長,利潤總額大幅增長。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營業成本同比增長5%,增速較1-2月提高4.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82.8億元,同比增長55.2%。

    ?人民銀行發布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提出,符合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并完成銀行間債券市場準入備案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北向互換通”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氨毕蚧Q通”初期可交易品種為利率互換產品,“北向互換通”利率互換的報價、交易及結算幣種為人民幣。

    ?恒生指數公司26日刊發咨詢文件,就外國公司納入恒指、恒指選股采用的7個行業組別、恒指中香港成分股的數量上限等方面向市場征詢意見,咨詢時間至5月31日止。


    【國際要聞

    ?國際能源署26日發布《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說,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較上一年將增長35%,達到1400萬輛,占汽車市場整體份額將增至18%。全球汽車行業巨變深刻影響能源行業,到2030年,汽車電氣化將使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削減至少500萬桶。

    ?美國總統、民主黨人拜登25日宣布競選連任美國總統。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增長1.1%,顯著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6%和市場預期的2%。

    ?受商用飛機訂單激增的推動,美國3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初值躍升3.2%,遠超預期。不過,美國3月扣除飛機非國防資本耐用品訂單環比初值下降0.4%,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且降幅超預期,這表明更高的借貸成本和不明朗的經濟前景正在抑制資本投資。

    ?美聯儲及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將把7天美元融資操作的頻率從每天改回每周一次,新的美元融資操作頻率將于5月1日生效。

    ?歐洲央行管委Boris Vujcic表示,歐洲央行必須進一步加息,因為通脹壓力依然太高。

    ?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表示,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被阻止。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將銅保證金從700美元/噸下調至680美元/噸,錫保證金從3350美元/噸上調至3443美元/噸,鎳保證金從5700美元/噸下調至5301美元/噸,4月27日收盤后生效。

    ?日本央行維持政策利率在-0.1%不變,維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在0%左右;同時取消利率前瞻指引,將對政策展開全面評估,計劃的時間架構約為1至1.5年。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表示,將繼續致力于維持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直至通脹水平達到2%。



    編輯:馬萌偉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