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m0sao"><optgroup id="m0sao"></optgroup></rt>
    <table id="m0sao"><input id="m0sao"></input></table>
    <rt id="m0sao"><small id="m0sao"></small></rt>
  • 首頁 > 金融街發布 > 正文

    【金融街發布】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全部披露2022年年報 平均實現凈利同比增長12.17%

    新華財經|2023年04月28日
    閱讀量:

    2022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501.91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22.1%。凈利潤138.11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7230.81萬元,同比增長12.17% 。

    新華財經北京4月28日電 據北交所官網發布消息,截至2023年4月28日,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全部披露2022年年報。2022年,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宏觀環境下,北交所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守正創新,“產業鏈”轉型升級提速,“創新鏈”成果轉化顯著,“資金鏈”逐步提質增效,“基本面”實現穩健增長,彰顯了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一、“基本面”穩步增長,九成公司實現盈利

    2022年,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501.91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22.1%。公司全年共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7230.81萬元,同比增長12.17% ,盈利面達92.15%,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過30%,22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億元,42家公司連續三年實現利潤正增長。公司整體營運資金良好,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83.04億元,同比增長28.44%;生產建設穩步推進,購置固定資產等投資合計支出140.83億元,同比增長46.76%。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小企業繼續實現穩定增長,體現了較強的經營韌性。

    二、“領頭雁”引領發展,中小企業煥發活力

    北證50指數樣本公司2022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52.53億元,同比增長43.56%;實現凈利潤74.16億元,同比增長27.46%,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的50.1%和53.7%,這些公司中,10家實現十億以上收入,12家實現1億以上凈利潤。

    部分中小市值公司充分發揮業務靈活優勢,主動應變、積極轉型,緊抓產業發展機遇,業績穩中向好。北交所10億以下市值的135家公司中有91.11%的企業實現盈利,近3成公司實現營利雙增。利通科技圍繞超高壓系列產品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開辟發展新賽道,研發推出超耐磨酸化壓裂軟管等高附加值產品,凈利潤同比增長175.92%;錦好醫療主動優化高毛利率助聽器產品結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凈利潤同比增長76.13%。

    三、“產業鏈”轉型升級,專精特新企業增勢強勁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北交所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產業鏈公司乘勢快速發展。新能源相關產業公司平均營業收入44.24億元,同比增長103.33%,平均凈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53.90%;新材料相關產業公司平均營業收入8.13億元,同比增長32.49%,平均凈利潤1.40億元,同比增長62.36%。碳纖維原絲龍頭吉林碳谷打破國際碳纖維巨頭在原絲生產技術上的壟斷,盈利持續創下新高,凈利潤同比增長99.99% 。電子級硅烷氣生產商硅烷科技,建成國內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a高純硅烷氣裝置,持續擴大生產規模,凈利潤同比增長149.64%。

    北交所已有79家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占市場總數的41.36%,2022年平均實現營業收入5.16億元,同比增長19.57%,平均實現凈利潤6,445.51萬元,同比增長16.41%。此外,8家公司獲得國家級“單項冠軍”認證。部分公司在關鍵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曙光數創是國內唯一實現浸沒相變液冷技術和大規模部署案例的供應商,成功解決了中高到極高密度數據中心的散熱難題;凱德石英是國內首家通過中芯國際12英寸石英晶舟產品認證的半導體石英制品企業。

    四、“創新鏈”成果顯著,研發投入持續加碼

    2022年北交所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共計67億元,同比增長18.03%,其中7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貝特瑞、安達科技等9家公司研發支出超1億元。公司平均研發強度4.46%,約為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24家公司研發強度超10%。從研發人員看,公司平均研發人員數量達87人,同比增加13.34%。

    隨著研發投入的穩定增長,北交所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突破。從專利數量看,北交所公司2022全年新增專利2655項,其中發明專利572項。從研發成果看,康樂衛士自主研發九價 HPV 疫苗(男性適應癥)成功進入Ⅲ期臨床研究;天馬新材“IGBT 封裝用氧化鋯增韌氧化鋁陶瓷基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 2022 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五、“資金鏈”提質增效,“人才鏈”凝心聚力

    2022年,新上市83家公司,累計融資163.84億元,平均每家融資額1.97億元。從募集資金使用上看,8成募集資金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創新領域,助力企業實現產能擴張、技術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上市后,已有同享科技、蓋世食品等4家公司再融資注冊或發行,共計(擬)募集資金超過20億元。中航泰達完成重大資產重組,通過參與國企混改,提高營運能力,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158.63%。

    2022年北交所公司持續引進人才,公司本科及以上員工平均占比22.60%,同比增長2.2個百分點。36家公司在上市后推出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激勵對象涉及核心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其他骨干員工近2700人,薪酬激勵和公司業績深度綁定,有效調動了員工積極性,激發上市公司創新活力,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六、“高分紅”提振信心,投資者關系管理持續加強

    北交所公司在創新發展的同時,持續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2022年報期間,共有154家公司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數的8成以上,現金分紅總額達到41.55億元,其中近7成公司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股份回購方面,2022年30家公司發布股份回購方案,回購金額合計7.32億元,超過近2年總和,大幅提振市場信心。

    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不斷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交流,公司累計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近1500家次,吉林碳谷、海泰新能等公司積極參與“上市公司走近投資者”活動。2022年報披露期間,富士達、連城數控等多家公司采用可視化年報、一圖看懂等形式展現公司經營情況,增強年報的可讀性和可理解性。年報披露后,全部北交所公司均將召開業績說明會,與投資者進行深度交流。

    七、“含綠量”持續提升,社會責任踐行走深走實

    北交所公司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環保投入力度,為“雙碳”目標實現貢獻中小企業力量。4成公司已建立環境保護相關機制,廣咨國際、太湖雪等多家公司主動披露ESG報告,積極展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實力和成果。富士達、龍竹科技已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中紡標牽頭起草國家級綠色紡織產品認證評價標準,為紡織服裝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中小企業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北交所公司2022年新增就業崗位超3500個,整體就業人數達12萬人,較上年度增加3%。同時,北交所公司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產業助農、定點幫扶等,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工作,為鄉村振興積勢蓄力。廣咨國際承接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各類業務50多項,其鄉村振興規劃項目獲廣東省優秀鎮域鄉村振興規劃一等獎。一致魔芋通過魔芋產業帶動山區農村共同富裕,被評為湖北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


    編輯:林鄭宏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